一望無際的泰國平原
曼谷機場轉機時看到的彩虹,希望未來兩年一切都可以很順利!
終於,坐了近4小時的飛機後抵達曼谷,再從曼谷搭近2小時的飛機抵達清萊。踏出清萊機場,迎面而來,是光復高中顏協清校長送上的茉莉花環,散發出淡淡的花香。光復能在今日泰北華人學校界享有卓著的地位與成果,被泰國政府接受為泰國第一個合法立案的中文學校,與顏校長多年的努力與奔走極為有關。顏校長事必躬親,多年不支薪地為光復奉獻,連到機場接我們這些小小志工,都親自下山,並招待我們去清萊市區吃晚餐。校長親切而平易近人的作風,讓剛抵陌生環境的自己,頓感安心不少。
驅車前往餐廳的路程中,黑暗的街道,令人看不清清萊街景,路旁一排排商店,讓自己彷若置身於臺灣中南部的某個小鎮。唯有兩旁商店標語上成串像圖畫般認不懂的泰文,與四處可見的泰皇或泰皇與皇后肖像,才提醒我,是的,我已正式離開了臺灣,來到東南亞這佛教古國,我將在清萊度過我兩年的光陰!
沿途可見的泰皇與皇后肖像
清萊市的7-11耶!不知為何,看到超感動的!!
用畢晚餐,驅車上山。黑夜的山路上,看不見任何風景,然而從連綿不絕的山稜線與草叢中隱約可見的山中湖泊仍可預見,白天山路的景緻必定相當迷人。若非見到路旁零星散落的茅草干欄式建築,會再次讓自己誤以為,只是身處於從臺北往梨山的山路上。茅草干欄式建築,為防潮濕與瘴癘之氣而出現的房屋,以前只在課本上學過,親眼看見,仍覺新奇。可惜黑夜裡看不清楚,但也因此更添許多想像空間。每一間房子都是一個故事,身處在此偏遠山區的小茅屋內,不知又曾發生過甚麼或正在發生著甚麼樣的故事?
山路清晰地往前延伸,路旁偶有茅草屋,偶有水泥房舍。看過柏楊策畫的《重返異域》,加上過去在中研院工讀時,曾做過與泰北孤軍有關的口述歷史轉譯,因此對這特殊地方,有些粗淺的了解。今日來到此地,也算是種緣分吧!過去孤軍用血汗為泰國政府作戰,用生命為自己換得在這群山萬壑、莽草荊棘遍布的荒野叢林中安身立命的機會,一點一滴靠雙手辛勤開墾建設,時至今日,許多村落已有筆直馬路、水泥磚牆,能有這樣的成果,何其不易。他們的生命韌性,令人感佩。
抵達學校已是深夜12點多。可憐的學校工友扛了我那超重的皮箱,爬過層層階梯與斜坡,抵達位居最高處的宿舍。皮箱千斤重,結果卻連最基本與最重要的餐具都忘了帶。抵達新環境後,習慣性地灑掃整理一陣子,近凌晨5點方才入睡。無論好與不好,這都將是我未來兩年安身立命的所在。臺北,再見!